|
本帖最后由 弥勒 于 2009-4-24 10:34 编辑
我也很想象2楼的这么甩一句。但是,我不是高手,我很体谅新手的难处,所以不能这么做。我本身是学无线电的,对以激光的一点基础认识全部是自己看书的结果。带着问题和结论看书肯定会事半功倍,所以希望高手们理解,如果真的建议别人看书,麻烦起码给个链接。或者你继续潜水也可以。
对于楼主,明知道自己是新手,就不要一发贴就请高手出来。高手们对新手的问题很不容易解释,因为要保证你能很容易的看明白,他们需要抛开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回到新手的视角来回答。对他们来说是有一点麻烦的。同时象我这样的半桶水本来是很乐意给你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但冒充高手,对我来说十分有压力。
根据自己的理解回复你的问题:激光是高度偏振的,但激光束内部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偏振方向。将激光束的横截面置于平面坐标上,当各方向的偏振强度十分接近时,偏振强度的包络在平面坐标上近似为圆,称为圆偏振,光束基本上不表现出偏振性,也可以成为非偏振。当某方向的偏振强度明显大于其他方向时,偏振强度包络在平面坐标上近似为椭圆,椭圆的短臂和长臂(就是a:b,记不清是不是叫段臂和长臂了)之比称为偏振比,激光束呈现偏振性,称为偏振光。当长臂远大于短臂时,光束绝大部分偏振强度高度方向一致,激光束呈现出很强的偏振性,称为线偏振。
扩束镜主要用于压缩光束发散角和减小远场光斑。
激光的远场发散角就是激光束在无穷远处的发散角,以高斯光束来说,远场(半角)发散角就是其双曲包络曲线的渐进线和光轴的夹角。实际应用中,一般认为激光束距束腰10m以外的测量发散就就是远场发散角,和理论的远场发射角已经十分近似了。
束腰,从字面上看就是激光束的腰,是激光束最细的地方。从光轴上看,是z轴0点的位置。从高斯光束的双曲包络来看,是双曲包络的顶点。需要说明的是,激光束经过光学系统后,如凸透镜、凹透镜等,其双曲函数已经发生变化,不再是原来的激光束了。激光器也是一样的,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一般都在腔外进行了光学处理,也不再是谐振腔里的那束激光,很可能束腰位置完全不一样了。束腰半径是激光束的最小光斑的半径,是高斯光束双曲函数的最小正数值。
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和远场发发散角是其双曲包络函数的两个变量,共同确定高斯光束的空间形状。也就是说每条稳定的高斯光束,它的远场发散角和束腰半径都是唯一确定的。实际应用中通常也用这个关系来分析非多模激光束(高斯光束也叫基膜激光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