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美国《纽约时报》2月13日报道,美国芯片制造商格罗方德公司近日宣布将一个投资额为100亿美元的项目投资到中国。这表明,半导体这类高端产业重心继续向太平洋对岸转移。重心的转移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最新的工业政策《中国制造2025》将半导体列为需要提升的关键领域。
英国《金融时报》称,贝恩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消费的半导体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占全球出货总量的近1/3,而中国半导体产值仅占全球的6%-7%,国内芯片商生产的半导体数量与中国公众消费的半导体数量之间仍存在巨大缺口。跨国芯片制造商已经看到了这一形势,开始在中国设立工厂并展开合作。一些分析师指出,这种合作,加上供应商生态系统,意味着中国距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法国《费加罗报》表示,中国以“真金白银”的方式展现了同美国在最尖端科技领域竞争的愿望。中国清华紫光集团将在南京投资超过300亿美元建立半导体产业基地以保证在这一战略性产业中的独立性。
英国广播公司称,近年来,中国不断提升民间公司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以及研发实力,同时提升半导体芯片的供给量,以降低对于进口芯片的依赖。
受访专家: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半导体产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日常生活中的电视机、洗衣机、手机、电脑等都离不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在中国,包括芯片产业在内的半导体产业很早就开始发展。在过去,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水平比较低,跟美欧、日韩等国家有一定的差距。
这些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发展力度,增加财政投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战略,比如863计划、高科技产业园区、战略新兴产业、信息化战略等。这些政策和战略支撑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各地方政府也把半导体产业作为优先支持的产业。
此外,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外部技术的引进。我们与国外加大合作力度,吸引一些国外企业到国内投资生产,在上海、苏州等地就有很多这样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不断缩小差距,加快自主研发进程。由于半导体这类高科技行业的寿命周期较短,如果不将一些技术一定程度地转移出去,获得利润,一项半导体技术也将很快地被新的科技创造超越。因此,技术的转移和引进对于双方国家来说,是互利共赢的事情。
在今后,国家对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的研发投入会更多。我们不但在数量上要赶超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科技附加值等方面也力图缩小差距。此外,由于像半导体这样的高科技产业种类繁多,我们国家一方面要注重战略设计,运用比较优势,重点开发,扬长避短,解决一些“卡脖子”的关键环节。另一方面,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改善高科技产业的配套设施。正如近几日,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的基本完成。作为“1+X”中“X”部分最后一个出台的配套文件,《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强调高素质劳动人才的重要性,并且对人才发展机制做出了顶层设计。再加上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规模经济效应等优势,能更好地与一些传统的发达国家进行产业对接,实现合作共赢。因此,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在今后超越发达国家,也是大有希望的。
|
|